
發布日期:2020-12-8 9:38:32 訪問次數:494
春季養豬注重的七種傳染病
春季氣溫上升,是各種微生物滋生繁殖的適宜期,氣溫轉換突變,更加速了一些傳染病的發生,所以此時更應注意一下幾種傳染病的預防:
一 豬瘟
也叫爛腸瘟,是由豬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敗血性傳染病,不同品種及各個生長階段的豬都可感染。
本病主要靠預防,后備母豬配種前一個月左右免疫一次,仔豬在20-25日齡時第一次免疫,同時母豬也免疫一次,仔豬50-60日齡在免疫一次,種公豬春秋兩季各免疫一次。
二 豬流行感冒
該病是由豬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發病豬不分年齡,性別,多發生于早春,往往突然發病,迅速傳播整個豬群,現尚無有效疫苗。本病預防應加強圈舍消毒工作,空氣清新,保持豬舍干燥,氣溫變化大時,應在料或水中加入抗菌素或抗應激藥物,如復合多維,黃芪多糖等,以提高豬的抵抗力。
三 豬傳染性胃腸炎
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10日齡以下的病豬死亡可達50%以上,預防本病,早期應注重豬舍環境消毒和飼料管理,注意防寒保暖,同時做好防疫。
免疫方法是,懷孕母豬產子前一個月注射豬傳染性胃腸炎疫苗或流行性腹瀉與豬傳染性胃腸炎二聯苗,使仔豬通過乳汁獲得被動免疫。
四 豬肺疫
由巴氏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敗血性傳染病,各年齡豬均易感,但仔豬和保育豬發病較多。仔豬應在離乳時免疫接種豬肺疫疫苗一次,30天后再加強免疫一次,種用公母豬應定期用豬肺疫弱毒苗或豬三聯苗(豬瘟,豬丹毒,豬肺疫)進行免疫,每年至少2次以上。
五 仔豬副傷寒
是由沙門氏菌引起的一種傳染病,多發生離乳后的保育豬,剖檢可見病變在大腸,這是與其他腹瀉仔豬的主要區別。
仔豬斷奶后要接種副傷寒弱毒凍干苗,二周后再做一次苗。長途運輸,轉群,合群時可適當在料中或水中加入一些抗菌藥物(如氟苯尼考,磺胺,土霉素等)和抗應激藥物(如多維,葡萄糖等)
六 仔豬大腸桿菌病
是由致病的大腸桿菌引起的,包括仔豬黃痢,白痢,水腫病
仔豬黃痢的免疫是,對懷孕母豬產前40天,肌肉注射2毫升仔豬黃痢油劑苗
仔豬白痢的免疫是,懷孕母豬產前40天口服遺傳工程活菌苗。產前15天再口服一次。
仔豬水腫病的免疫方法是,對妊娠母豬注射采用本豬場病豬分離的致病菌株制備的滅火菌,也可在離乳時給仔豬注射水腫苗。
七 豬喘氣病
也叫霉形體肺炎,是由支原體引起的一種慢性呼吸道傳染病,各種年齡,品種,性別的豬都可以發生,病豬死亡率不高,但主要影響生長,可對15日齡以上的仔豬胸腔或肺內接種豬氣喘病弱毒苗,留作種用的豬應在3日齡后再做一次免疫。
上一信息:規模豬場預防用藥及保健措施
下一信息:飼料原料容重